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正文

披荆斩棘显神威 地下蛟龙耀江城

披荆斩棘显神威 地下蛟龙耀江城

披荆斩棘显神威 地下蛟龙耀江城 披荆斩棘

“掘进一号”彰显

  微型盾构机威力

  4月底,雄楚大道地下。“掘进一号”微型盾构机完成N4#~N3#竖井区间1169米的长段区间掘进,顺利完成贯通。

  2016年10月7日,“掘进一号”正式始发,开创了湖北省首用微型盾构机挖地下管廊的先例。未来,它还有望向湖底“进发”。

  从“武汉壹号”到“掘进一号”,昭示着航发集团进军地下综合管廊这一国家战略,也开创了城市地下管廊新纪元。

  首用盾构机挖综合管廊

  与地铁隧道区间使用的大盾构机相比,“掘进一号”明显小很多,内部空间比较狭窄,作业时只能弯下腰来,穿行时需绕过各类设备。

  据介绍,“掘进一号”直径为3.7米,个头虽小,功能却非常齐全,作业时速度、效率与地铁盾构机无异。

  “掘进一号”参与建设的雄楚大道电力工程,西起楚平路,东至关山变电站,工程沿雄楚大道敷设,线路总长4420米,线路埋深8~15米,沿线共设6座工作井,4处暗挖段及2条盾构区间,将作为电力专用管道,铺设4条220千伏高压线和4条110千伏高压线。

  航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湖北省首台全能型微型盾构机,也是武汉首次用盾构机进行地下管廊施工。据悉,以往建地下管廊时,通常采用明挖法,受诸多因素限制只能在空旷地带实施。而城市中心城区道路施工只能对管线局部迁改,各管线单位“各自为政”,导致“拉链路”的产生。

  数字模拟攻克红粘土难题

  “掘进一号”是国外知名盾构机生产厂家制造,核心技术由国外厂家提供,在国内组装,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最好。

  据悉,雄楚大道电力工程主要穿越红粘土层、粘土夹砾石(碎石)层,且红粘土中夹杂少量漂石,隧道底下局部存在溶洞,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对此,该项目部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合作,以高压缩性红粘土土体改良及岩溶地质表面波探测技术,作为科研攻关难题,开展“武汉岩溶地区复合地层小型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取得到了良好的成果反馈,真正把“产学研”落到了实处,得到了实惠。

  5月21日,“掘进一号”正式启动第二区间N3#~N1#竖井区间1840米的长区段盾构掘进。

  从来没有一个企业,像它一样与大武汉联系得这么紧密!

  它是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的探索者——从领全国风气之先的1号线,到穿越百年中山大道的地铁6号线,武汉已通车轨道交通都有它的印记。

  它是隧道工程卓越品质的践行者——从畅通武昌水果湖区域交通的水果湖隧道,到用于雄楚大街地下管廊挖掘的全省首台微型盾构机,都开精品工程先河。

  它是综合管廊的开拓者——从改善汉口黄孝河片区排水的黄孝河综合管廊,到开创国内民航系统内里程最长、体系最完善的天河机场三期市政及综合配套工程,都引领时代潮流。

  它便是以武汉市政工程总公司为班底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航发集团。

  地铁、隧道、综合管廊是一座城市“行走的脉络”。为解读武汉城市脉络工程的探索者、践行者、开拓者,近日,笔者走进航发集团,了解其为打造城市脉络,促进大城崛起所做的一系列努力。

  参建9条轨道交通线 技术创新结累累硕果

  地下蛟龙见证江城迈入“地铁时代”

  长江隧道,万里长江第一隧——詹天佑奖

  水果湖隧道工程

  成立首家专业公司 沿汉口主轴建管廊

  最专业地下综合管廊

  “航发造”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武汉将建成141.1公里地下综合管廊。这一机遇面前,航发集团绝不缺席。

  汉口黄孝河轴线综合管廊工程,是武汉两大城区主轴线综合管廊项目之一,航发集团已正式启动该项目筹建工作。近日,笔者走进该项目黄孝河应急工程段施工现场,旋喷桩正在作业,一些地方的垫层、防水施工正在进行,管廊的主体已初具模型。

  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起于北湖西路,沿中一路、黄孝河明渠布设,止于三环线,全长11.6千米,目前在黄孝河明渠(永旺段)施工,起点为石桥一路,沿黄孝河明渠至兴业路,全长为609米,管廊为支线,采用双舱断面。

  该项目施工断面狭小,工期十分紧张,且须横穿二环线匝道桥、兴业路以及大量市政管线、箱涵。因此,在横穿兴业路至日月星辰小区段时,传统的明挖法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经多方咨询和论证,该段将采用大型矩形顶管(7.92×4.72m)施工工艺,大大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风险。此举将开创武汉市综合管廊建设矩形顶管施工之先河。该项目沿黄孝河段、石桥一路段管廊均采用双排灌注桩支护、明挖法施工管廊结构,计划10月份完成黄孝河段综合管廊全部工程。

  除此之外,由航发集团承建的天河机场综合管廊工程,则是另一典范工程。

  据介绍,全长5096米的天河机场综合管廊,是目前国内民航系统内里程最长、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善的地下综合管廊,目前已建成,计划今年与T3航站楼一并投入运行,将主要用于天河机场T2、T3航站楼、南工作区、北货运区等相关配套设施共1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供水、供电、通信、供热,既避免了“拉链路”,又消灭了“蜘蛛网”。

  为打造好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武汉航发集团可谓不遗余力。今年3月份,武汉航发集团正式成立武汉地下综合管廊有限公司。

  这是武汉首家专业从事管廊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企业。此举意味着,该公司将依托航发集团拥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等智力优势,还可与国内一流的管理运营团队对接,让武汉不仅可以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还有专业团队负责后期的运营和管理。

  在航发集团下属企业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陈列区域,一个“武汉壹号”盾构机的模型非常醒目。它是首台汉产盾构机,也见证了武汉地铁建设历程。

  从已通车的1、2、3、4、6号线,到正在建设中的地铁7号线、11号线、蔡甸线、阳逻线,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积极参与地铁建设,映照江城苟日新、日日新,让大武汉快步迈入地铁时代。

  9条地铁见证江城崛起步伐

  从某种程度上说,武汉地铁建设的发展历程,是最近10多年大武汉走上复兴之路的缩影。纵观这一历程,航发集团功不可没。

  早在2004年,1号线一期建成通车,彼时航发集团的前身——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已有企业参与建设。2012年底,地铁2号线建成通车,成为国内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期间,企业参与金银潭站地铁车站、20标地铁车站土建、22标土建等诸多项目,为其通车立下汗马功劳。

  自那年起,大武汉立下誓言:每年至少开通1条地铁线。随后,地铁4号线、地铁3号线、6号线相继通车。

  这3条地铁线中,也深深烙下了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的印记:地铁4号线3标青鱼嘴至岳家嘴,荣获“楚天杯”、“黄鹤杯”,被评为地铁4号线立功单位;地铁3号线8标土建工程包含一站二区间,高标准完成双墩站这一关键节点;地铁6号线7标,打通了连接武汉经济开发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除了上述已建成通车的地铁线,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还参建了多条在建地铁线:地铁7号线一期16标和20标土建工程、地铁11号线体育学院站,地铁蔡甸线4标“1站1区间”,即蔡甸广场站、凤蔡区间(凤凰山站—蔡甸广场站),以及蔡甸线5标凤凰山站。地铁阳逻线朱家河站是21号线最晚开工、建设速度最快的一个车站。

  9条穿江越湖的地铁线,既见证了航发集团在地铁领域的发展,又改变武汉千万人出行的交通方式。

  先进工艺技术攻关克难题

  航发集团下属隧道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蔡甸线4标、5标正在抓紧施工,其中凤蔡区间隧道右线3月始发,是全线首台始发盾构机。

  作为全线最长区间,凤蔡区间隧道主要穿越高粘塑性老粘土、坚硬石英砂岩、极软岩地层、软硬不均等4大类地层。其中,石英砂岩强度最高达163兆帕,是目前武汉地铁建设遇到最坚硬、耐磨岩层之一。

  这给盾构机刀盘刀具带来大挑战:老黏土地层极易让盾构机土仓内结泥饼,导致掘进困难;坚硬的石英砂岩是对盾构机破岩和耐磨能力的巨大挑战;上软下硬地层对其抗撞击力要求极高。

  如何选择盾构机是关键!经多次调研,项目部选择自有的德国海瑞克S501型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其进入岩层后极限破岩能力近180兆帕,但有信心啃掉。目前,盾构隧道施工顺利,掘进最快速度12环/天。

  凤凰山站施工区岩溶见洞率高达90%。其中,车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底进入灰岩层,若遇到溶洞可能导致桩基设备失稳,甚至地表塌方。

  对此,项目部进行技术攻关,形成一套用于岩溶地区地铁车站施工岩溶探测及处理施工工艺,即通过地质雷达法、表面波法等先进探测手段,对岩溶溶洞超前探测,发现异常区后确定其埋深、大小,随后用袖阀管注浆处理溶洞,降低风险。

  据介绍,在承建地铁6号线7标海前区间(海洋乐园站—前进村站)隧道时,其始发路线为圆曲线。此类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在全国地铁施工尚属少例。

  对此,航发集团技术团队利用计算机软件多次进行姿态和风险模拟,并反复核对数十种方案,最终成功完成盾构始发,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累累硕果彰显地铁建设品质

  走在武汉大街上,每条通车地铁线普惠百姓的背后,都凝聚着航发集团地铁建设者的汗水和付出。每条在建地铁线的高效推进,都浓缩着复兴大武汉的奋斗和努力。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深情地说,作为武汉地铁建设者,他们没有节假日概念,日期所对应的是工期,是隧道应该掘进到了多少环,车站建设应该到了哪一步。

  时间回到2015年8月,地铁6号线7标海前区间盾构掘进时,遭遇不明违规施工高压电缆管群,盾构机无法掘进。周边临近铁路,地下管线复杂,还有高承压水的软土地层。

  斟酌再三,该工程项目部放弃了工期较长、费用较高的竖井开挖清障法,排除了施工风险高的带压开仓清障法,选用了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定向清障结合套管开孔人工清障,辅以降水措施的施工方案,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盾构掘进,确保工期,节约了成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类似情况施工工法技术,并申报了相关国家发明专利。

  地铁建设史上,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获得的荣誉接踵而至:

  地铁2号线1标、20标、22标荣获2014年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

  地铁4号线3标一期工程,荣获2015年度湖北省市政工程金奖;

  地铁6号线7标、蔡甸线5标工程荣获“楚天杯”;

  ……

  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航发集团汇聚了全国地铁建设的精兵强将、最先进的设备、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使用的绝大多数是目前业内最先进的技术,为武汉一次次刷新地铁建设史而努力奋斗,为复兴大武汉注入新动力。

  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中国市政金杯奖

最新文章